资讯

位置 : 首页 > 资讯 > 标准规范 > 民航运输业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

下载文档

浏览次数:316 日期:2021-06-08

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应对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避免或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机场正常运行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民用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和相关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则所指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航空器或者机场设施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严重损坏以及其它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的情况。

  本规则所称机场及其邻近区域是指机场围界以内以及距机场每条跑道中心点8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第四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总体监督检查。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内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

  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和本规则的要求,制定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负责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管理。使用该机场的航空器营运人和其他驻场单位应当根据在应急救援中承担的职责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并与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相协调,送机场管理机构备案。

  机场应急救援工作应当接受机场所在地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

  本规则所称地方人民政府是指机场所在地县级(含)以上人民政府。

  第五条机场应急救援工作应当遵循最大限度地抢救人员生命和减少财产损失,预案完善、准备充分、救援及时、处置有效的原则。

  第六条在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下、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指导下,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机场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汇总和报备工作,同时负责发生突发事件时机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

  参与应急救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机场管理机构的统一指挥。

第二章 突发事件分类和应急救援响应等级

  第七条机场突发事件包括航空器突发事件和非航空器突发事件。

  航空器突发事件包括:

  (一)航空器失事;

  (二)航空器空中遇险,包括故障、遭遇危险天气、危险品泄露等;

  (三)航空器受到非法干扰,包括劫持、爆炸物威胁等;

  (四)航空器与航空器地面相撞或与障碍物相撞,导致人员伤亡或燃油泄露等;

  (五)航空器跑道事件,包括跑道外接地、冲出、偏出跑道;

  (六)航空器火警;

  (七)涉及航空器的其它突发事件。

  非航空器突发事件包括:

  (一)对机场设施的爆炸物威胁;

  (二)机场设施失火;

  (三)机场危险化学品泄露;

  (四)自然灾害;

  (五)医学突发事件;

  (六)不涉及航空器的其它突发事件。

  第八条航空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响应等级分为:

  (一)原地待命:航空器空中发生故障等突发事件,但该故障仅对航空器安全着陆造成困难,各救援单位应当做好紧急出动的准备。

  (二)集结待命:航空器在空中出现故障等紧急情况,随时有可能发生航空器坠毁、爆炸、起火、严重损坏,或者航空器受到非法干扰等紧急情况,各救援单位应当按照指令在指定地点集结;

  (三)紧急出动:已发生航空器失事、爆炸、起火、严重损坏等情况,各救援单位应当按照指令立即出动,以最快速度赶赴事故现场。

  第九条非航空器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响应不分等级。发生非航空器突发事件时,按照相应预案实施救援。

......

原文链接:http://www.caac.gov.cn/XXGK/XXGK/MHGZ/201606/t20160622_38643.html

上一篇 :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